礼嘉中学校本课程方案、教材编写设计表
| 
             课 程 领衔人  | 
            
             戈玉燕 
  | 
            
             其他 成员  | 
            
             周水易、蒋敏芬、陶瑛、陈擎、陆惠芳  | 
        
| 
             课程 类别  | 
            
             学科拓展类 
  | 
            
             课程 形式  | 
            
             社团  | 
        
| 
             课程 名称  | 
            
             
 太湖雅韵——锡剧  | 
        ||
| 
             课 程 目 标  | 
            
             1、通过对锡剧文化的介绍,了解我国锡剧的发展及历史变革; 2、了解锡剧的典型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和吴侬软语的地方语言特色; 3、通过学唱锡剧,引导学生地方戏曲有一定了解并进而对中国戏曲产生兴趣; 
  | 
        ||
| 
             
 
 课 程 内 容 简 介 
  | 
            
             中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多彩纷呈,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更加独具风采。钟灵毓秀的江南,丰沃多情的土地,孕育了珍珠般柔润光洁的锡剧,锡剧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深层的价值追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我们编制课程的第一个原则是民族的,要能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化的课程。” 弘扬民族文化,匹夫有责,振兴戏曲艺术,学校音乐教育应该说是责无旁贷。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和演员表演等各种因素的艺术,通过对他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戏曲的综合鉴赏能力和审美观,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艺术情趣。 本教材将选取常武地方戏曲剧种——锡剧,加以重点介绍、赏析,分四章内容,使学生们了解锡剧的形成与发展、音乐特点、唱腔特点、表演特点等。 
  | 
        ||
| 
             实施 方式  | 
            
             通过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途径实施本课程  | 
        ||
| 
             评价 方式  |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总分100分:出勤20%;课堂纪律20%;课堂参与程度20%;成果汇报40%。  | 
        ||
| 
             课 程 提 纲  | 
        
| 
             
 第一章 锡剧简史 第1节 锡剧的由来 第2节 锡剧的流派 第3节 锡剧的行当 第二章 锡剧的艺术特点 第1节 锡剧的音乐特点 第2节 锡剧的语言特点 第3节 锡剧的表演特点 第三章 锡剧的名家名段欣赏 第1节 《珍珠塔》名段欣赏及学唱 第2节 《双推磨》名段欣赏及学唱 第3节 《双珠凤》名段欣赏及学唱 第四章 锡剧的传承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