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省级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正文内容
给数学课堂“留白”之我见
发布日期:2015-10-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尹建文

 

高如玉
    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的“留白”则是以此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留出适度的自我思考空间,产生一段经过一定努力就可跨越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搭桥就能将知识整合到一起,掌握到手,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学习前预留思考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学习前的预留空间,主要是指的预习阶段,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往往是遵循两种做法,一种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出问题,学习知识,把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另外一种就是照章宣义,灌输给学生,前一种不够深入,后一种详细太甚,不能形成自己的空间,针对这两种弊端,我们提出一种有度的讲解与空间预留,让学生自己搭桥进行衔接,这样有断有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主动学习意识。
二、        关于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空间给出。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之中,从讲课过程之中总结出的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使用和理解,像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公式,增长率的问题,工程问题等,都有自己固有的公式,像几何问题,常用的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再如我们从方程的解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原理等都是可以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教师可以将它们完全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②加减法等,这些步骤,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习题的形势,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这个空间就是学生自己内化的空间,成为课堂要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
三、在学习之后思考空间的使用。
在传统意义上认为,学习之后就是是巩固和复习,查缺补漏,全面巩固知识,成为不可缺少的步骤,首先是对基础的稳固和巩固,这一步必不可少,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和习题来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前提。
 此外,在复习的这段时间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将自主权和思考空间教给学生,通过思维的引发,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发现,比如形成知识模块,让学生自己去整合体系。
    综上所述,在教学当中留出适度的空间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使其思维从发散到聚合进行转变,通过自我感悟去领会感悟,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而言,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促进学生自我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对知识内在的掌握消化和吸收,教师从备课阶段就合理有效的安排课堂知识设置,使学生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从学生主体来说,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将知识进行适度的后续关联,提起“新知识的引子”,并设置一定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另外,大家通过讨论,从多种思路出发,能拓展思维,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展开讨论和演绎,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空白进行填补,希望有更多的好方法出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