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礼嘉中学“和实政治”尹建文工作室>>课题研究>>申报立项>>正文内容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主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0-10-16   点击次数: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尹建文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

主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研究5                

课题主持人:尹建文   吴  超        

所在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申报日期 2018年9月10日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

尹建文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

年月

1968年  1  月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改革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教育学士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手机(必填)

13961190928

 


E-mail(必填)

657573070@{域名已经过期}

 


姓    名

(2)

吴  超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

年月

1979年 5月


行政职务

高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改革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法学士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手机(必填)

13685229150 

 


E-mail(必填)

 

364015436@{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丁晓春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学习方式研究

马继宗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调查研究、资料收集

孙  晔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文献研究

龚静洁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调查研究、资料收集

秦建英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政治教学

教学评价研究

王学群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政治教学

教学评价研究

徐国松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文献研究

吴春花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政治教学

学习资源建设

蔡静娟

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学习方式研究

许光英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政治教学

学习资源建设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1月

主持人

结题


基于青果在线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的实验研究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1月

主持人

通过中期评估


以过程思想引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

常州市教科院

2013年12月

主持人

结题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论文《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作者:尹建文

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6A版

2015.6.


论文《基于优质提问促进深度学习的思考和实践》,作者:尹建文

发表于《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年第7期

2016.7.


论文《怀特海过程思想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引领性》,作者:尹建文

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第10期

2016.10.


论文《实施以质疑为导向的优质提问策略》,作者:尹建文

发表于《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年第7期

2015.7.


论文《追求优质提问促进深度学习》,作者:尹建文

发表于《课程与教学》2015年第四期

2015.4.


论文《引导探究,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吴超

发表于《考试与评价》2017年5月

2017.5.


论文《基于“素养发展”导向的高中政治课深度教学研究》,作者:吴超

发表于《新课堂》2018年五月号

2018.5


论文《有效引导,构建主动学习政治课堂》作者:吴超

发表于《中学课程辅导》2016年4月

2016.4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确定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注点: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2.主体性教学。

主体性教学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师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对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的要求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师的教要落在学生的学上,要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行为能力得以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以学为主。

“以学为主”是“主体性教学”的应有之义,是指在教学中,始终要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以教学结果为主。基于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学为主的思想理念应该确立的基本精神有:

(1)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行合一、情智共生的发展。

(2)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批判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3)学习的效益应该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质量的统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2016年9月,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我们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2016年11月,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出版《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对国内外“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和主张。

朱光明先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2016年第一期上发表论文《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及其水平进行了探讨;华南师大教授陈友芳先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牛学文先生、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先生等也分别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学业质量评价等论文。朱志平先生主编的《学科关键能力培养和评价》一书,是对核心素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关于主体性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主教学策略的研究:

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在这方面的论述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部分。马克思指出,人类全部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那些从事感性活动、社会的、历史的人。人作为实践的存在,其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而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使学生生生存发展需要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完整、和谐发展,正是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有效手段。

现代人本主义理论。现代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与潜能发展,其发展过程既是生命不断被发现、尊重、珍视的过程,也是把人“还原”为人,实现人的完善、完整和超越的过程。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主张教学应以人为本,立足培养完整的人;教学应挖掘人的潜能,促成人的自我实现;教学要尊重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些都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提出的教学主张。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观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是个体的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知识反映的是个体的主观经验;知识是经过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的基础。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师不能拿预设好的知识教给学生,也不能通过灌输、压服的方式使学生习得知识,而要学生依据自身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正常人与生俱来都拥有多项智力的潜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存在差异和组合不同,教育的作用在于是否使得每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观点给“以学为主”的课堂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认识教学提供许多启示: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都有发展的潜力,都能获得成功;课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长处,用多维、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支持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

过程教育思想理论。过程思想是由英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所创立的。怀特海认为:“过程即实在,实在即过程”过程思想主要有三各观点:第一,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第三,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都是由多个要素相互作用而生成,由多个环节相互链接而完成,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有机系统。怀特海在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一书中阐述的过程教育思想十分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激发生命活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我国,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生本教育”理论,倡导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理念,其主要著作有《教育走向生本》和《教育激扬生命》。常州邱学华教授创立“尝试教育法”,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先试后导,学而后教”,同样是一种“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人民教育》杂志“生本教育”和“尝试教育”都有专题报道。北京教育学院的王永红副教授在《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上发表《“以学习者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借读》一文,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包含四方面的含义: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特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责权主体。

2.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引领教师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有效开展教学评价,从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牵引着学,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实践;把关注点和着力点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从关注分数转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觉悟的提升,必然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对教学过程各环节、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促使教师对学情、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与教学细节进行研究、优化和创新,必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有利于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和实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使学科教研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教学实践,关注教学过程,创新教研方式,从而使理论学习有方向,实践活动能落地,教学研究有实效。

(三)研究目标

    1.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

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价值旨归,通过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和实践,将“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引领教师从理念到行动由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转变,把课堂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学堂,构建以学为主的主体性教学实施策略。

具体目标:

(1)构建课堂教学新策略。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策略,基于“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传统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的根本变革。

(2)引领学习方式新变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根本转变。

(3)教师教学能力有新提高。以教师的核心素养为导向,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教学理念先进、信息技术熟练,能研究、会操作的科研型新教师。

(4)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新突破。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得到落实、提升和巩固。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2.研究的内容

(1)对学科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以学为主的主体性教学策略进行梳理、比较,形成本课题特有的话语系统,提出自己的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以学为主的主体性教学策略的主张和理念。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精神,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叙写和呈示;教学内容的统整、筛选、补充等。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精神,创新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一是构建以学为主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如:学、教、练、评等各个教学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二是创新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如:教学组织型式的研究,即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合理地运用全班、分组和个人三种组织形式?如何科学、合理地分组?在不同的教学中如何有效排列座位?秧田型、马蹄型或新月型、方型或圆型、模块型等座位的排列是否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是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开发有意义的教学资源,统整教学内容。如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真实的教学情境?如何对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改造?等等;四是优化课前学习和课后学习的设计与指导。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精神,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研究。包括对学习的情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行为的研究,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个人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班级展示活动实施方式等。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精神,依托“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优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有效引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精神,改进教与学的评价的研究。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重视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引领学生进行反思性自主评价。学习评价的研究:包括对评价内容、主体、方式、应用的研究;探索如何依据学生的学开展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3.研究的重点:

(1)基于核心素养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研究。包括:构建以学为主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创新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根据教学目标开发有意义的教学资源,统整教学内容。

(2)基于核心素养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研究。包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班级展示活动。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本课题的文献研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搜集、鉴别、整理有关核心素养的文献,并通过对核心素养文献的研究,形成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全面、深刻和科学的认识。二以核心素养为旨归,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归纳高中政治教学从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向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转变的实施策略。

(2)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高中政治教师和政治课教学的意见和期盼;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开展实践研究。

(3)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行动和研究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制定本课题的总体设计方案,指导各研究小组选择某一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子课题实施计划;通过学科基地成员集中和分散的研讨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行动和研究活动,探索以学为主的主体性教学新策略。

(4)案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同一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组织不同学校的不同老师开设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课,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以学为主的课堂观察活动;并以回放成员视频录播课、播放优质教学视频课、阅读优秀教学设计等方式,以丰富、鲜活、生动的教学现场、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作为案例,对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结构流程、教学手段、过程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微格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

(六)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实施分三步走:

(1)准备阶段(2018.1——2018.8):

依托学科基地招募基地成员,确定课题组成员;举行选题研讨会,确定研究主题;起草课题设计方案;填写子课题设计表,积极做好申报工作;拟定课题方案,组织论证;设立子课题组,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学习有关理论,抓好课题研究的技能培训;对课题组成员实行理论与技术培训;配备课题研究的软、硬件实施。

(2)实施阶段(2018.9——2020.12):

召开开题认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组成员和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辅导;根据总课题和子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各子课题学期实施计划,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成员开展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围绕核心素养和主体性教学的主题,通过报刊、杂志、书籍、互联网等载体和手段,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从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等五个方面撰写文献综述。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开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提出拟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组织成员开展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根据分工,由成员选取目标和研究内容,在基地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教学设计,确定执教人员开设研究课;组织成员有目的地开展课堂观察、记录活动;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议,提出修改、调整和完善意见;再选择其他学校的其他老师执教,进行视频实录,组织基地成员开展第二次研究活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在行动和案例研究中提炼阶段性成果。

开展中期评估活动,总结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专家对前阶段研究活动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案进行微调,并确定下阶段研究重点和工作思路;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和总结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具有推广价值的主体性教学新策略。

(3)总结阶段(2021.1——2021.12):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汇集典型案例,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

(3)举行课题鉴定会,结题。

(4)通过基地成员、网站、媒体、讲座、报告、论文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进一步传播、推广本课题研究成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引领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旨在革新单一的线性课堂,创建多元化互动学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新时空、新工具、新资源,探索各种“深度学习”之新模式,推动传统课堂向学堂转型;彻底改变线性课堂,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非线性学堂”,将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种稀缺的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新天地。要实现这样的变革,首先要取得教师们的理解、认同和支持,要改变其教学理念和多年形成的备课、授课习惯和教学设计模式;其次要获得大多数学生们的接受、参与和适应,要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尤其是被动接受灌输、应付考试之学习心态、习惯,逐步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新模式和相应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2.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核心素养。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实景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实景学习机会;能够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组建学习团队,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带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等)进课堂,增加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依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得到增强,学生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计算方式等学习方式都发生根本的变革。

3. 融合学习资源,开展绿色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创建时空上无限拓展、内容上自主选择、策略上多方互动、质量上动态测评、效果上合作共赢的未来课堂;有效整合和优化学习资源,再造教学组织、流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探索低碳、优质、高效的绿色学习新思路。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课题总体设计方案

方案

2018.9

尹建文

课题子课题设计方案

方案

2018.12

尹建文

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研究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读书笔记等

论文、

教学反思

2019.12

尹建文

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

视频

2019.12

尹建文

课题中期研究分析报告

报告

2019.12

尹建文

最终成果(限3项)

课题研究报告

论文

2021.11

尹建文

与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论文

文集

2021.11

尹建文

与课题直接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

资料汇编

2021.11

尹建文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已有基础。本课题是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过程思想引领课堂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依托“武进区高中政治校长学科基地”,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所提出的研究课题。自本学科基地于20171月建立以来,基地成员一直致力于课改实践,积极探索和践行“目标引领—课前预学—情境创设—合作交流—当堂检测—反馈总结”的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本课题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旨归,以课堂教学各环节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学策略手段,与以往我们开展的课改课题具有一惯性和连续性。

2.研究力量。本学科基地汇聚了区内外共16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主观上积极向上的骨干教师,他们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力量。他们作为教学和研究人员,具备以下优势: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及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富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虚心好学,潜心钻研。具有中、高级职称;4位老师担任教研组长和中层职务;6位老师被评为区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研组长;1位市学带,2位市骨干教师,3位教育硕士。

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曾在区级及以上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或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开设过公开课、研究课。有2位老师获区一等奖,4位老师区二等奖;其他区级以上公开课教学。

3.制度保障。学科基地注重建章立制,规范和引导基地成员的活动。

首先,明确目标定位:本学科基地作为高中政治学科专业共同体,旨在促进成员学科专业成长和领导力的提升,做强高中政治学科,造就教育教学名师;把本学科基地建成本地区高中政治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验田、示范区、辐射场。

其次,确定思想理念:本基地秉承“好学敏行”的圣训,倡导“主动、踏实、谦逊、包容”的学风,致力于成员之间的同行与同进、共享与共赢,打造学习型、研究性专业发展共同体,培养学术型、学者型高中政治教师。

第三,制定活动制度,包括研讨活动制度(集中与自主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和;学科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和工作室成员考评制度(过程考评与成果考评相结合;量化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领衔人考评与成员间互评相结合)。

4.物质条件。基地学校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场地、设施、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本基地有比较足够的物力和财力保证成员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学校确保每周二上午安排半天时间用于课题组集中学习,开展研究课开设、课堂观察、评课议课、问题探讨、学术沙龙等研讨活动。基地学校的技术装备、馆藏书籍、期刊、杂志等书籍能够满足本课题研究的需要;信息技术装备也不断更新,大多数学校都配备电子白板、智能视频录播室等现代教学技术设备。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e30aff61a41737eb88545e5e01e22bb.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