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级课题>>微课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过程>>正文内容
微课学习材料
发布日期:2017-08-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黄燕君

初中数学微课助学的意义
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微课还可以作
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不论是
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还是在考前复习,
都能够对微课进行有效利用,进而达
到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比如,
在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
全等条件进行学习中,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对三角形的
全等SSS、SAS、AAS、ASA 以及HL 等在
内的所有条件进行逐一讲解,提升学
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后巩固和日后的
复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
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微
课,进一步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无差别教学 微课
所选知识点难度适中,讲解详细。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
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在进行无差别教学
的基础上,确保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
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接受能力和学
习能力足够强的学生,教师只需要进行
一遍讲解,即可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掌握。
而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只需要通过微
课视频多学习几次,也能够对知识点进
行有效掌握,进而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
教学中因为学生接受程度不同而出现教
学差异的情况,避免对学生的自信心造
成影响。
对教师的意义
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在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做好教学
备课和教学设计环节即可,而无法接触
到更多的东西,思想受到局限。而在应
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
基本的备课和教学环节设计工作之外,
教师还需要对包括PPT、截屏、录屏以
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熟练掌
握,有效促进了教师思想的进步,转变
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在制作微课
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知识点、问题
细节以及情境设计等进行深入思考,不
断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教学能力,提
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微课是我国新一轮课改之后,
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中提
出的最新要求。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
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
某个环节进行有效记录,帮助教师对该
知识点进行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对该知
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当前,在初中教
学中,微课教学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针
对初中数学微课助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
探讨。
对学生的意义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
教学中,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太多,
太过庞杂,所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
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微课教学,
则能够将教学集中在一个教学重点或者
是知识点上,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在较为枯燥的初中数学
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与传统课
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的教学时间比较
短,通常只有五到八分钟,所以学生的
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兴趣自然够高。其
次,由于微课只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
解,所以可以涉及到话题比较多,不会
给学生枯燥的感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
学习兴趣。
难度适当,讲解详尽,学生更容
易掌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教
学所具有的功能多种多样,它不仅能
够用于课堂教学,同时也能够用于巩
固和复习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
知识点。微课教学方式比较灵活,通
常所选择知识点的难度也比较适中,
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
时,由于微课对所选择知识点的讲解
比较详尽,所以学生更容易对其进行
有效掌握,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
■徐燕京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和对问题的
扑捉能力 在微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时
间短,所涉及到的教学主题比较明确。
因此,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总结能力和
对问题进行捕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
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总结和对学生的
疑问进行有效解答,提升微课教学的效
率。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总结能力和捕
捉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进而不断提升
教学效率。比如,在浙教版初中数学七
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教学中,学生所存在
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平行线比较陌生,
脑海中没有相应的形象和概念。如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做好情境引入,
加强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平常所见的高
压电线、道路车道分割线等具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然后再引入平行线“永不相
交”的概念,加强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
除此之外,微课还具有制作简单、
能够作为教学资源等优势,容易在初
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普及应用,价值非
常高。
结束语
虽然微课发展和应用的时间比较
短,但是,已经取得了十分良好的应用
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因此,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微课教
学的应用,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
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我国教育
行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国发.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
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J]. 中国
校外教育,2012(23).
[2] 王月华.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
课堂教学模式[J]. 学周刊,2013(08).
[3] 张海青.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成功( 教
育),2012(24)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