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政治学科组>>高考研究>>正文内容
龚静洁老师校级公开课教案
发布日期:2020-04-28   点击次数: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超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文化传承与创新

执教者:龚静洁   执教班级:高三(3)   执教时间:2020-4-28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化传播的途径,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及措施,文化创新的意义及措施;

2.明确文化传播、继承、发展创新之间的联系,能进行知识整合,并进行综合运用;

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树立主动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重难点】

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能综合运用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等相关知识理解分析材料。

【学习过程】

一、思维导图,建构框架

 

 

 

 

 

 

 

 

 

 

 

 

 

二、体验高考,提高能力

1(2019·高考江苏卷,T19)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2019·高考江苏卷T2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3(2018·高考江苏卷T20)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4(2018·高考江苏卷T22)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5(2017·高考江苏卷T2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三、热点链接,学以致用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在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病情进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是众多院士专家推荐的“三药三方”。截至3月13日,10个省份1261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总有效率达到97.78%。

中药注射液血必净是最近备受关注的一种药,它的作用是阻断新冠肺炎引起的炎症风暴和微血栓形成。专家邱海波说:“这个药很有意思,中国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1月底我们开始在临床上使用,并按照西药的评价体系去研究,发现它能使重症肺炎的病亡率下降近8.8个百分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中医治疗的功不可没,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和医药工作群体。”

面对全球抗“疫”的情况,中国医疗专家已携带大量医疗物资驰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家。此次中国带去的药品中就有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源自我国两张古方。我们的科研团队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开创了治疗新冠肺炎的这两种药都新方法。

结合材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思考:中医在治疗疫病中发挥了重要的疗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四、变式训练

1.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2.香港邮政于201910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4枚纪念邮票。这套邮票以象征团结、吉祥、和谐的中国结作为设计亮点,构图精巧细致,寓意7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及环境各方面取得的卓越发展与成就,这套邮票(  )

①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

②新颖独特的设计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④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3.材料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作为父亲,张伯礼对儿子来到武汉,当然有几分担心,毕竟新冠病毒太狡猾、太凶险了。但对儿子的表现,张伯礼很是宽慰:“张磊干了这么多年,经历过非典的考验,个人防护应该没问题,在业务上也可以独当一面了。”但张磊遇到一些病例,仍会打电话向父亲求教。在抗疫战场上,这对父子虽然隔空对话,两颗医者仁心却在同频共振。

没有人生而忘死,只是选择无畏。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医药文化精髓,正是因为有张伯礼这样的高德大医和张磊这样的后辈才俊的不断传承,才得以继续护佑着我们的康宁。“中医是苍生大医,治病救人几千年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张伯礼说:“祖先留下的财富,是无价的瑰宝,让我们在应对疫情时有了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案,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宁负自己,不负人民!”张伯礼抗非典的誓言今天依然不改!张伯礼对这场空前壮烈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最后胜利一直信心满满。有其诗《战地灯节》为证:“灯火满街妍,月清人迹罕。别样元宵夜,抗魔战正酣。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

结合材料思考: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张伯礼院士的事迹是如何体现“宁负自己,不负人民”的情怀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中医药文化。

 

 

 

 

 

 

【反思总结】

 

 

 

 

【课后训练】

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9年4月19日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确定的方向性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人们通过透视文物挖掘其文化价值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2.汉代彩绘茧形壶、汉代陶马和陶俑、唐代陶骆驼……流失到意大利的796件考古发掘文物被归还给中国,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开创了中意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此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  )

①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一定关系②体现了中意交往过程中的良好互动

③表明中意两国坚守共同的文化根脉④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3.近年来,不少有中国血统的中式英文词汇如qigong(气功)、tuina(推拿)、addoil(加油)等陆续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它们在不断创造新词的同时,重新发音,改变了既定的语法规则。这一现象(  )

①显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逐步得到西方社会的认同②反映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③表明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体现中华文化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

4.中宣部倾力打造的“学习强国”平台,整合各类新闻媒体和学习平台,依托手机客户端和PC客户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全媒体形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媒体融合发展(  )

①关键在于加快各类媒体叠加,实现一体化发展  ②通过新兴媒体代替传统媒体实现传播技术更新

③能够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④通过媒介资源的联动与整合实现了资源集约效应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5.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加强合作,采用游戏、动漫、人工智能等文创业态与前沿技术,先后推出展现国宝文化价值的主题漫画《故宫回声》、通过音乐创作表达中国古画文化内涵的《古画会唱歌》音乐专辑、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知识的功能性游戏《故宫:小小工匠》等多款优秀作品。这有利于(  )

①改变传统文化特征,使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②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助力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

③改善展览和服务设施,营造出更好的观展体验④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生动诠释文物内在价值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着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以抗之,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华南海鲜市场里“野味”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了人,又变成人传人,迅速席卷全国,武汉封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笼罩31个省市,各地封城封村。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疫形势,武汉市决定建造“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华传统医学医理讲肺五行属金,火能克金,火神能驱瘟神;中国民俗文化认为雷神惩罚邪恶;中国道教也有“雷火驱瘟”说法。火神雷神后加山,山为《易经》八卦中艮卦,艮为止,为停,寓意止住瘟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期约10天,它所集中体现的中国精神再次震惊世界。当前,全国上下防控新冠病毒如火如荼,科学精准施策,雷火相合驱瘟,防控疫情的设施更为完备,战胜疫情的精神更加高昂,防控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打赢防疫攻坚战更是指日可待!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凸显了我国生物安全形势的急迫性。战“疫”之下,生物安全立法急需加快补齐短板。201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审。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1)有观点认为,疫情只需科学精准施策,搞“火神山”“雷神山”这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对战胜疫情没有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作用。

 

 

 

 

 

(3)春暖花开时,古人有“劝君莫食三春鱼,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说法。地球是个大家园,现代人更需要培养生态道德。请你为保护野生动物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旨鲜明,每条不过16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