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三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三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正文内容
 
礼嘉中学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发布日期:2015-03-0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管泽峰

亲爱的学生家长:

您好!新学期伊始,为了能让您的孩子平安、健康、文明、快乐地成长,在开学之初,学校就以下几个问题向你们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

一、安全教育方面:

(一)让每个孩子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是学校、家长共同的愿望,为确保学生上学、放学、节假日期间的交通安全,学校对学生交通安全方面作出了如下规定:

1、严禁学生乘坐非法运营车辆和超载车辆上、下学,不要乘坐火三轮和电瓶三轮上、下学。

2、家长应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穿马路时要左右兼顾来往车辆,靠右行走或骑车,骑车时不嬉戏说笑、不并行、不骑快车、不双手离把、不随意拐弯、不逆行骑车,遇到雨雪、大雾、大风等天气时尽量不骑车若骑车应加倍小心。学生在过大路等路段时,遵守交通规则,走规定的路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过公路。

3、家长到学校接送孩子时要将车辆有序地停放在道路上,站在校门口两边10以外指定接送处,请不要到校门通道口等候避免造成拥堵,给学生人身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二)孩子在校上课期间,家长原则上不要进入校园,有特殊原因需要找孩子或老师,或需要提前带孩子离校的,要自觉到班主任处领取出门条,并在门卫处登记,办理有关手续;

(三)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吃过期、变质、没有商标和生产日期的食品;不到校园周围的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不带危险物品进校园。

(四)请家长要协助学校教育学生不在教室、楼梯和走廊里追逐、奔跑、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轻步上楼慢步下楼,不拥挤,不推搡,确保学生安全。

(五)春季是树木、庄稼快速生长的时间,特别是菜花等作物花繁叶茂,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要教育孩子上学、放学结伴而行或家长接送,教育孩子不要在路上逗留、玩耍,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外出,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贪图小便宜,避免上当受骗。

()预防学生溺水的措施:教育孩子不能独自或和小伙伴结队擅自外出游泳、戏水,不在沟、塘、渠边玩耍,严防溺水伤亡事件发生。教孩子学会游泳,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在合法游泳池游泳;教育孩子不要独自在河边玩耍;不去非游泳区游泳;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同时注意防止感染血吸虫病。

(七)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感冒高发季节。我们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在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高发季节,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要去时,最好戴口罩。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如果生病了,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治疗,切忌自己乱吃药或因忽视而耽误病情,还要及时报告老师,并在家中休息,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春季传染病可防可治,关键是我们要科学对待。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的预防工作。同时做好防碘缺乏病的预防工作。

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德,做一个文明的人。重视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要坚决制止孩子上网吧,进游戏机房和打台球以及带锐利刀具进校园等。教育孩子懂礼貌,遵守学校各项制度,关心帮助同学,爱护学校的所有物品;

三、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专心地完成家庭作业,字迹清楚端正;读好书,好读书,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等。对于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家长就要制止;孩子作业没有完成要及时提醒等。

四、家长应该认识到小学阶段应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点,应让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增长见识,这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为了您孩子的安全,敬请您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请您注意孩子早上不要过早到校,下午放学后要及时回家。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愿您和家人平安幸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