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频道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数学学科组>>优秀论文>>区级得奖论文>>正文内容
构建有效教学,感受成功课堂
发布日期:2014-10-29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白奕波
构建有效教学,感受成功课堂 摘要:所谓“有效”,是指教学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有效教学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可是不同的老师教学,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所得的结果。因此,无论教学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所谓“有效”,是指教学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相关。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许多老师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1、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设定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心设计的提问无言以对?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我们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课前调研);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抓准切入点);教学实际要关注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亲历过程)。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数学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往往看似表面热闹,但实际上却牵强附会、缺少数学思考价值。大量的精力放在情境的设计上,大块的课堂时间在“非数学活动中”溜走,这样的学习情境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什么?我们不得不自问: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数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怎样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我们应该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3、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我们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要思考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学习吗?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学习吗?一问到底才是启发式教学吗?用了电脑课件就是“整合”了吗?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4、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数学双基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础,形成“花岗石的基础上盖茅草房”的局面。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盲目的。我们应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于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之中。” 我们在教学中要给数学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数学基础知识定好位,打好桩。根据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帮助学生将 它连成“知识链”;通过横向沟通,帮助学生将它连成“知识网络”;再经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从而渗透数学历史文化,提高数学素养。 5、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过程。提高它的实效性必须有教师课前的周密策划,即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一些偶发性的资源就会一纵即逝,使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样课堂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生成资源有关注的意识,读懂生成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因此,教师要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生成,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经验基础、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自我个性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用宽容的态度接纳课堂生成。这样课堂生成才有“着陆”的基础。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机智筛选课堂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我们必须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同时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6、注重课堂思想方法的渗透——回归数学教育本源 “教思考,教思想,教方法”不应该只存在于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新授课教学。还是高考复习教学,都应当把思想方法的渗透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解析几何的教学与复习,必须突出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同样地,分析一个解析几何问题,不仅要看它研究的对象,解答需要怎样的知识,具体解题过程如何实施等,更要以解析几何的基本观点,分析它所蕴涵的思想方法——解析几何的本质。新课程弱化了轨迹的内容,但解析几何的本质是什么?解析几何的教学要教什么?如果明了了这一点,即使现行的教材没有了“轨迹”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主动去挖掘轨迹的思想,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试想,圆方程(动点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椭圆的方程(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双曲线、抛物线……哪个内容不渗透着轨迹的思想,运动变化的观点,数形结合的方法……如果解析几何教学不去用心教这些,不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学习,纵使知识的落实再到位,是否也本末倒置了呢?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幅精美的图画,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精彩画卷的创造者。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要领悟名师的精神,认识教育的真谛,经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在实践中赋予教师再创造的个性色彩。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8 《数学教学心理学》张英伯 曹一鸣 主编 本文获2013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