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之声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生物学科组>>教研之声>>推荐文章>>正文内容
朱爱卿老师的论文发表于2012.12《新课程》
发布日期:2013-01-1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朱爱卿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它不仅是《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更是时代和社会的呼唤。文中重点阐述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中学生物教学     渗透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认识和掌握生命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命。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
一、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
1.帮助学生认识生命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孕育、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理解生命。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而生命对于一个生物个体而言只有一次,从而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例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在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的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可见,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 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其次,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例如在灾难面前,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短短的一瞬间,发生无数的生离死别,无数生命就此停止。再次,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生命的内涵,生命既具有共同性,又充满独特性和差异性,也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每个生命的存在价值,进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欣赏自我的独特,发现自己的潜质,将生命蓄积发挥出来。
2. 期望学生尊重生命 一些年轻学生在遭受了较大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以及家长和老师过高的期望值等)时就放弃了生存而选择死亡,这种逃避现实、轻视生命的做法,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人,也是不能正视“死亡”的表现。“死亡”,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哲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从生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只有当学生认识了生命,领悟了生命的奥妙,感受到生命之美,才会欣赏和赞美生命,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尊重生命的信念。当然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从而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
3. 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 生命是可贵的,但它又是脆弱的。一次小小的意外,甚至一次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夺去人的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与脆弱,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命做起,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不践踏小草,不掏鸟窝,不欺负小动物,不食稀有的动植物,不浪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植物,不浪费资源,不过度消费,使他们养成爱惜生命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其它生命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1.生命之珍贵——生物的生殖
在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经过开花、传粉(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再逐步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伤害,或没有传粉,果实将不能正常发育也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基础;又如,鸟类的繁殖,要经过选择巢区、选材筑巢、交配产卵,然后是亲鸟孵卵、育雏的过程,无论那个环节失误后代都难成活。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2.生命之衰亡——回归大自然
生命的诞生是喜悦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期望拥有吉利和平安。但频频发生的校园自杀事件和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却暴露出许多青少年的生命力极其脆弱,不能珍视生命,也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涵义。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一个诞生、生长、生病、衰老到死亡的过程。比如,秋天的落叶它要经历一个叶柄基部形成离层-随风吹落的过程,春天树木依然生出新叶再现生机;单细胞的动物可以在生长到一定的时候一分为二变为两个新的生命,原来的个体不复存在;人也会生老病死,死后,人的个体也和其他生物一样最终会被分解为无机物重归大自然。这是规律,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没有生何来死,没有死又怎会有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只有了解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才可能积极地看待生命,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承载生存的责任,进而创造并统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生命之和谐——生物的适应性
在生物教学中,应特别强调两个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相适应。比如,叶片的表皮细胞透明使阳光可以透过,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叶绿体适应于进行光合作用;小肠绒毛里含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适应于吸收营养物质。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而是要与环境发生关系。生物的生存会影响到环境,同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长期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植株矮小、叶片小甚至为针形,这就减少了水分的散失;生活在草丛中的青蛙体表是草绿色的,而沙土地里的青蛙则呈现黄褐色;肉食性的哺乳动物有锐利的犬齿;等等。可以想象,这种相互适应是多么的和谐、多么奇妙!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为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去关注自然界的和谐、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生物的适应性学习和了解,结合现实情况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下降,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具体说来,生物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使学生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离开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残缺的科学教育。尤其是随着生物科技的发达,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人文教育就愈加重要。华特士(J.Donald Walters)在所著《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 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每一个学生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参考文献
1 陈新汉.关于环境的对话.哲学研究.2000,(3):44
2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3 沈正元.教育,关注生命.江苏教育.2002,(8):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