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语文学科组>>教师之窗>>教学论坛>>正文内容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发布日期:2012-12-3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袁莉娜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高一语文备课组 冯丽亚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创新
语文教学有时需要一种特定的环境,针对教材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不妨用心设计,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不但能愉快地学到知识,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能明显感受到老师的创新精神。比如:我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并安排学生在课上扮演小说中的人物。当要求一提出,学生们情绪高昂,非常活跃,想想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想想王熙凤的八面玲珑,都已让人忍俊不禁,于是一头扎进课文中,去琢磨人物的言行,体察人物的感情。这堂课因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营造了一个学生们喜爱的教学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激情,也正因为同学们积极投入了热情,所以很快就理解了人物形象,把握了文章主旨。
新课程理念强调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途径,也是教师教学革新的大胆尝试。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角
1、差异——课堂有效互动的资源。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学生,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如在教学中指导学法,对基础差的学生以模仿性学习为主,对基础好的学生以创造性学习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发;体会情感时,善于让学生相互感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在思维碰撞中,在情感交汇中主动建构,深入理解文章,获得情感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提升。
2、和谐——师生有效互动的前提
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允许和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插嘴”、大声发笑。 不用“错了”,甚至“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不要乱说”等课堂“忌语”来否定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3、留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的空间
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构图方法,可以起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托出,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1)在时间上留白,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在问题提出以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丰富学生思维德多样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孩子的思维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2)在空间上留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语文学科尤其是文言文语言的特殊性,使其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以让学生去想象自己站在江边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的景色,去体悟中的“穿”、“拍”、“卷”几个字的妙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的意境,对作品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地思考和探索,进一步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课堂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让学生产生了一种创造美享受美的成就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