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层出不穷的明星。“追星”一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变高了,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1989年当他们巡演从台北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当前追星这种“气象”席卷了全球。不管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都非常热衷于追星。
现在中学生追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根据报告显示有接近60%的中学生都追星,追星是好是坏呢?其实追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有弊,但我认为追星的弊大于利。虽说追星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能够为其学习带来一定的动力。但是盲目追星会浪费中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时间和金钱。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很难控制自己。一旦陷入了追星之中便会无法自拔。曾经有一位高中生因为崇拜周杰伦,把她妈妈给他上学的钱都拿去购买关于周杰伦的产品,甚至还买了一套房子住在周杰伦家旁。这一事例其后果还是比较轻。1994年的一个晚上,年方16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一幅刘德华的照片,两边写着:“你这样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她觉得是缘分,于是辍学,开始“专职”在家迷恋华仔,所有华仔的照片、海报、录音带她都不放过并且仔细收藏。杨丽娟的父亲是退休教师,杨母没有工作,一家人生活艰苦,丽娟为了见华仔,但二老为圆女儿梦想,惟有节衣缩食。从10年前迷恋华仔至今,丽娟为了见华仔,与父母先后3次到港、6次进北京,杨父倾家荡产筹募旅费,除了卖房、举债外,甚至到医院卖肾,但被院方拒绝,杨母亦跌伤双脚,需要拐杖助行。多年来一家花了约12万元在追星上,虽然夫妇二人并不言悔,可惜始终不能实现女儿的心愿。前不久,杨丽娟一家来到香港,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杨丽娟仍不满足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追星的弊端。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追星呢?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个度,不能越过这条界线。其次我们要懂得选择合适的偶像,不能注重外表,“偶像派”与“实力派”应更多地倾向于后者。现在连孩子都懂得要做正义的一派,作为中学生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最后还要懂得合理分配时间,我们可以适当的去听一听他们的歌曲或者电视剧,适当的买一些海报。
这种气象的出现对于我们是否有好处就在于我们自己!
武进礼嘉中学高一(2)班胡瑶瑶 指导教师: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