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之声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生物学科组>>教研之声>>案例论文>>正文内容
谈高中生物学案的设计和有效使用
发布日期:2012-12-31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章吉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学案的设计和有效使用,它不仅是生物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文中重点阐述如何进行学案的设计、有效使用及使用工程中会出现的误区。
关 键 词:学案设计 有效使用 误区  
学案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二度消化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与探究方法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简言之,就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案。
一、       我校使用学案的背景
①减负增效的新背景:学案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原因是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不留课后作业,学生再也不用为课后作业和加班加点犯愁作难。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已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本校的历史背景: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高,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学需求,必须高速均衡发展;尽量减少资源特别是师资的不均衡,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的的高效优质;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量满足每一个孩子成功的需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找到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学案”不失为一剂良方。
二、       学案的设计
1、设计的理念:学案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学案设计要立足于学生“易学、想学、会学、乐学”这一根本。比如,在准备学案时,首先不是考虑我要做什么,怎样教,设计自身的教学行为,然后再考虑怎样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帮学生克服,精心设计学生会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学案的设计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而且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会学、会用、会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我的学案设计环节
第一部分:学案的题头。
它可以包括学校、年级、科目、章节、课题、执笔、审核、课型、上课时间等等。其中要注意的是:课节一定要写,如第一章第一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体系。当然还应在每页学案的下面打上页码,既有利于装订,也利于期末复习。
第二部分:课前导学
由于课前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语言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自己的表达,是自己给自己讲课的过程。如教学目标应该改为自主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应该改为自主学习重难点;预习题应该属于自主思考,认真准备的部分。所以课前导学部分的结构我将它设计为: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1、自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自主学习重难点
(二)自主思考,认真准备(预习题部分)
第三部分:课堂助学
课堂助学应该是简单思路的反映。为什么那么简单呢?就是因为,课堂的灵活性和班级的变化性使一堂课的讲授不能机械死板,要能够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教师不必完全按照程序的顺序而进行,可以前后颠倒,删减增加。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就可以。如果大家都完全照着一个人写的课堂助学的部分上课教学,那么就会有失去自我的感觉,甚至连自己都会觉得上课很没趣。
第四部分:课后再学
以前,只有巩固练习和学后反思两个栏目,通过教学,发现“知识体系”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让学生系统的了解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知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所以现在将该部分增加到三个栏目,即知识体系、巩固练习、学后反思。在学后反思的栏目中,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收获和疑惑及对教师的建议,从而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合作平台。当然,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此栏目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乐观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三、学案的有效使用
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搭建好平台,一切为学生着想,为了一切学生。
1、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学案上的每一句话、每一道题力求做到 “弹无虚发”。
其次,学案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 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决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2、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要充分相信学生。既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见证者和合作者,也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指导学生认真依案预习,预习是学案使用的重要环节,既体现了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将学案提前发放,学生以学案、教科书为蓝本,自行解决学案中的预习题部分。对预习环节出现的困难,要鼓励学生敢于暴露,并主动寻求帮助,勤于合作探究。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养成了依案预习的良好习惯,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既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也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在掌握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情进行精讲点拨、启发诱导、释疑解惑。对于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要解剖疑点、讲清思路;对典型问题,要推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从而触类旁通。特别要重视指导学生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内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在使用学案时特别要注意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思维。教师既要寻找学生思维的的闪光点,又要设法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和错误,这样预设的问题就能在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跌宕中循序渐进地解决。
3、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学案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对课前导学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习疑难给以点拨,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检测反馈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 “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也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总之,学案是一种新理念下的新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学案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1、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学案”的备写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学案”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学案”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
反思一下,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有时我们并不是先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草稿拿出来,再由组长初审后、组员提出修改意见,也没有集体针对每一课的学案进行认真讨论。而是在临上课时才拿到学案,连学案怎样设计、有哪些题型都不知道(这份学案是由主备教师完成的)。试想一想,这种投机取巧、毫无准备的做法,怎能将学案自如运用,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呢?学生的成绩肯定没有提高的。
2、某些教师懈怠思想严重,不注重理论学习,思想观念跟不上。
只有理论上融会贯通,方法才能游刃有余。“学案”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看起来非常普通,其实蕴涵着深邃的理论,如果在理论上不扎实的学习,要灵活运用学案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有很多老师平时忙于其它工作,很少深入学习学案的有关理论,更谈不上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备写时只是列几个学习目标,打几个练习题,照着其它参考资料应付一下。试想,抱着这种思想和态度,肯定备不出一份高质量的学案。学生的学习质量怎会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清算不及时,检查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格。
学案的使用一定要严格,从学生的保管、装订,学生的书写,收缴检查,到错题的订正,信息的反馈,都要有一定的严格要求。教师要求不严,学生就不会认真对待。学案使用方法的指导要细、要勤。在学生刚开始使用学案时,很不熟悉。教师就要进行详细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案自主学习的作用。
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学案的管理也要严格。学案是一页页的单页纸,不易保存,不易管理,即使统一要求,可是学生的水平不一样,学习习惯有差异,所以问题总会有的。课上有的学生忘带学案、有的学生把学案当作试卷,学过就扔,导致复习时没有资料,成绩难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04
2         生物学教学论200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