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语文学科组>>优秀教案>>七年级>>正文内容
《 黔之驴》(陈岚)
发布日期:2010-04-22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黔之驴

武进礼嘉中学  初一(1)班   陈岚   2010.4

教学目标: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

西的深刻道理。
          2
、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

寓意。
          3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
、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范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好事者 不胜 跳踉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求: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合上书本后能准确、生动地讲述故事。)
   1.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 庞然大物也:判断句,,表判断语气。他日:有一天。甚恐,很。
 益司其声:更加。 终不敢搏: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 以为 把(它)当作,以为神。
   认为。以为且噬己也。”“因而,虎因喜。
   于是。因跳踉大阚。 的,结构助词。黔之驴。”②它,代词,代驴。放之山下。”“ 虎见之。”“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庞然大物也。”“憖憖然。
   2.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驴不胜怒,蹄之。(,踢,用脚踢。这里作动词用。)
   四、问题研讨
   学生朗读基本成诵后,重点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教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均应结合课文相关语句。
   1.课文写虎从畏驴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
   ——文中写虎从畏驴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即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下面极形象地用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初见驴时,虎”“,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2.黔驴之技有哪些? 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
   ——黔驴之技不过一,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驴的这种本领可用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来表示。
   3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均可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请同学们试用这几个成语造句——
   :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
   :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却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了。
   4.怎样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
  
——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虚有其表、实际无能。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寓言。我们既可以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又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寓意。显然,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把虎从畏驴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尤其是抓住了驴的形体庞大和动物本能来写,对驴着墨不多,却形象传神。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出跟驴不胜怒同义的一项( D )。
   A. 不可胜数 B. 百战百胜 C. 引人入胜 D. 不胜其烦
   3.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黔之驴》选自 ,作者 ,字 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等省的部分地区。
   5.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 相对的文体。唐朝 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后经 等人继续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 ________为代表的唐 宋八大家。
   6.语段阅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蔽林间窥之 远遁    以为且噬己也 驴不胜怒

   ②翻译下列句子。 

 蔽林间窥之。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③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两个成语(意义相近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个寓言故事比喻 。

  6.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

        驴: “鸣”“啼”“技止此耳”(庞然大物) 

        虎:恐→疑→探→喜→计→吃 (机智勇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