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 理解黄赤夹角的地理意义
3、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含义,经纬网的作用
2、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3、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能依据教材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在此基础上理解黄赤夹角的地理意义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请仔细观察上面三幅地图,总结经线和纬线特点并进行相互比较;及经纬网的作用
| 
   经线和纬线比较  | 
 ||
| 
   项目  | 
  
   经线  | 
  
   纬线  | 
 
| 
   定义  | 
  
   在地球仪上,连接 的线  | 
  
   在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 
 
| 
   形状  | 
  
   圆,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  | 
  
   ,至 成点  | 
 
| 
   长度  | 
  
   相等  | 
  
   赤道向两极缩短  | 
 
| 
   相互关系  | 
  
   在 相交  | 
  |
| 
   指示方向  | 
  
   
  | 
  
   
  | 
 
| 
   经纬线的关系  | 
  
   在 重合外,其他地方相互  | 
 |
| 
   经纬网的作用  | 
  ||
请仔细观察下面二幅地图,理解经度和纬度的含义


| 
   经度  | 
  
   纬度  | 
 |
| 
   定义  |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  | 
  
   某地所在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线面夹角)  | 
 
| 
   度数起点数  |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赤道(0°纬线)  | 
 
| 
   度数划分  |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______  |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作________  | 
 
| 
   划分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 
  
   20°W,160°E的经线图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0°→160°E为东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中纬30°~60° 高纬60°~90°  | 
 
| 
   表示方法  | 
  
   东经用 ;西经用  | 
  
   北纬用 ;南纬用  | 
 
| 
   判定  | 
  
   自西向东,经度数值渐大为 经,数值渐小为 经  | 
  
   自北向南,数值渐大为 纬,数值渐小为 纬  | 
 
二课堂学习
1、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完成下列表格
| 
   自转  | 
  
   公转  | 
 ||||
| 
   定义  | 
  |||||
| 
   旋转中心  | 
  |||||
| 
   地轴空间特征  | 
  |||||
| 
   方向  | 
  
   侧视图  | 
  ||||
| 
                               
                                    附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