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网站公告: 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三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三等奖,特此祝贺!喜讯:热烈祝贺我校蒋红卫、马继宗、戈玉燕老师被评为第十五批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白奕波、王丽琴老师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课程教学>>高考中考>>正文内容
 
教育部谈异地高考
发布日期:2012-09-08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陆惠芳

 

教育部谈异地高考:家长学生都要有条件准入
 
国际在线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9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两年来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凤凰卫视:
  袁部长您好,我们知道目前中国内地有很多省市在高考录取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想问目前教育部门在解决改善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另外我想延展一下,目前内地也有很多民间力量,他们呼吁希望能够取消在中高考户籍方面的限制,您觉得在实现这一点上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难度和阻力,而且对于这种民间的呼声教育部门怎么看待?
  袁贵仁:
  在各项改革中,高考改革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件事,因为它对上涉及到高校人才的选拔,对下它是基础教育的导向。因此,如何解决高考的改革,这是我们非常重视和谨慎的一件事情,因为它确确实实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孩子的前途。
  刚才你提到高考录取比例不一样,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和高校布局的影响,因此我们各地高校录取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出生在发达的省份,考大学的机率可能是80%。我在一个贫困的省份,省里教育投入少,学校又少,我可能有40%的机率,我们认为这是应当解决的,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当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
  这几年来我们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也重视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这些高等教育欠发达的省份新增招生指标。因为现在高校扩招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每年还保持1%多的增长幅度,在1999年扩招之前,当时毛入学率很低,只有7%多。今年我们的毛入学率是26.9%。这里面还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就从现在的26.9%-40%,这十几个点,其中有十个点会自然解决,就会把毛入学率提上来,就是因为学龄人口减少,即使不扩大规模,整个毛入学率也会提高,大约提高到36左右,我们只差4、5个点,这4、5个点主要解决高等教育欠发达的省份的指标,增量往民办教育投、职业教育投、中外合作办学投,普通高校、发达地区原则上维持现在的规模。因此我们每年要增加一些指标投到中西部这些生源大省,提高他的入学机会。
  二是实施协作计划。把指标不是给这个省,而是给发达的省,你招学生还是这些数,一定是招中西部的学生,我们最早用2万、5万、10万,今年扩大到17万,有17万个欠发达省的学生到东部和发达地区上学,由于这些地方办学资源比较丰富,他们除了招本省学生之外,还要带动这些教育欠发达的省份。今年我们向河南、贵州等八个省倾斜,17万学生主要是解决这八个省的问题,升学率比较低的。
  今年我们采取了新举措,现在大学录取率逐步改善了,现在问题是,贫困地区上了学,但是上的学校质量比较差,都是上的专科、高职,上不了本科或者更好的学校,今年采取了一个办法,安排了1万名招生指标,给连片特困地区680个贫困县,投给他们,扩大他们一本学生的录取。对680个县,1万名额下去以后,今年当地本科录取率提高了10个点,在缩小数量差距的同时,我们在努力缩小质量的差距。经过大概近十年的努力,今年全国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相差不大了,各省录取率差距在明显缩小。
  我们相信,按照现有的政策,会让各地的考生满意,机会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是基本差不多的。今后我们想继续坚持这个方向,将通过合理的编制招生计划,扩大有关项目实施的规模,特别是增加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专门有一个项目叫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就是强化他们自身接收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些多措并举会进一步促进全中国所有考生入学机会的公平。这个问题现在得到了明显缓解,有了很大进展,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大家都知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在城镇化率大概是51%,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现在是2.45亿,他们的子女相当一部分在接受义务教育,这些义务教育的学生无非是两个出路,一是随着父母走,叫做随迁子女。二是留在家里的留守儿童,一个是2000多万,一个是1000多万。由于进城务工人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这是在任何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
  在2003年的时候,国务院提出了“两为主”,怎么解决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的这些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两为主”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目前的状况大概是,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79.4%是在公办学校就读,还有10%多是在政府购买扶持的民办学校就读,大概还剩3%是由进城务工人员自己组成的民办学校上学。应当说现在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我说初步解决,因为他是经常流动的,这部分解决了,另外又来一部分,所以还不可能一下就解决,现在还会有这个问题,应当说政策是明确的,责任是清楚的。现在的问题是,2003年出台的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义务学校就读,现在十年过去了,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2012年8月3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这个文件,文件是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个文件有三点:一是要积极解决。也就是说,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的存在,要正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它确确实实涉及到一部分群体的利益,要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的办法。国务院解决义务教育的文件是要“两为主”的原则,具体怎么解决,由各地根据情况来解决。解决高考问题也是这样。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他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根据这三个条件,各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三是因地制宜。流入地多的省份要出台这样的文件,你在外地务工,孩子的上学怎么解决。由于各地的状况不一样,因此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的办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求各地根据流入地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在我们发布会的同时,教育部正在和各省协商怎么落实国办转发这个文件。我们现在的态度是,积极推动落实国办转发这个文件,确保符合条件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高考移民。我们正在指导和协调各地尽快出台工作的方案,这是关于高考的两个问题。谢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