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怀念旧版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三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三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课程教学>>课程建设>>正文内容
 
礼嘉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发布日期:2012-02-22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教务处

 

礼嘉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校本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以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要求,我校特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确定学分认定的暂行办法,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评价目标多维:既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体现他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3.评价主体多元: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评价相结合。
4.评价功能:校本评价与高考评价虽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目的,不同性质的评价,要强调校本评价的激励、发展等正面导向功能,淡化校本评价的甄别、选拨功能。
5.教师应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学生应做到诚实、守信、自律。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形式
(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
1.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试行注重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通过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诊断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2.表现性评价的内容,是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学习目标掌握情况的评价。
3.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⑴当任课教师在实施某一模块的教学任务时,均要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
⑵各学科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特点和不同教学对象进行表现性评价。
⑶制定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细致、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规则。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二)作业与测验成绩的评价
1.作业评价
由各备课组根据各年级、各学科特点制订作业规范纲要,就作业规范要求、完成时间、上交办法、检查方法、订正办法、记分办法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2.测验评价
⑴测验类型:阶段测验,期中、期末考试。阶段测验:各年级选择部分学科进行,以检查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技能所达到的程度,以及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效果。阶段测验一般在每学段中期各安排一次。
⑵测验组织:阶段测验由备课组自行命题、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组织、安排。
(三)学分认定与管理
1.学分认定与管理原则
⑴科学、规范、制度化
⑵公正、公平、公开
⑶确保权威性和真实性
2.学分认定
⑴模块学分的认定
学分的认定由模块终结性测试与过程性的评价两部分组成。
每个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校按课程标准中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统一举行终结性测试。要保证测试的效度、信度和适当的区分度,控制好试卷的难度。
基于模块的过程性评价由学生上课出勤率、作业(含理科实验报告,下同)完成率及平时测验成绩三部分组成。无特殊情况36学时的模块出勤低于30学时,18学时的专题出勤低于15学时的不给予学分。课外作业缺交1/3(含1/3)以上的不给予学分。平时测验成绩仅供教师评定模块成绩时作为参考。
凡模块终结性测试成绩≥60分(满分为100分,下同)或在全年级95%~97%之内的学生,出勤率、作业完成率符合要求的,均获得2个学分。成绩在全年级最后3%~5%并且低于60分的学生必须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必须重修(选修课也可以改选其它课程),直到合格为止。
凡需2个学段完成的模块,其终结性测试成绩由期中考试和期末成绩合成,其权重之比为46
凡未获得模块学分的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每学期开学前举行一次,由教务处汇同年级组统一组织落实。
⑵综合实践活动课学分认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只要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就能获得学分。
A.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必修课程。各年级要认真组织实施,注重过程,不断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填写好“礼嘉中学研究性学习记载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分认定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二是研究过程记录完整;三是有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文字或电子的);四是有自评、互评、师评三级评估结论。具备以上条件的每个课题给予3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贯穿在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之中,每一学期一个课题,共计5个课题,可获得15个学分。
研究性课题必须由学生自已完成,任何人不得包办代替。
凡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均不得给予学分。
B.社区服务的学分认定
学生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每5个工作日共获得2个学分。参加的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不给学分。
学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社区服务清单中选择服务内容(也可自己申报)。学校依据一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相关材料(服务对象及联系方式、服务时间、服务项目、认定签名、服务体会等),认定有效工作日。
C.社会实践的学分认定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有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并且有个人实践资料(如日记、体验材料等)或记录,共获得2个学分;凡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均不获得学分。
社会实践可以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校内实践最多2个学分,校外实践至少4个学分;军政训练可以作为社会实践内容,时间不少于一周,共2个学分。
⑶选修Ⅱ的校本课程学分认定,参照模块学分认定的办法进行。
3.学分认定程序
⑴由年级评价认定后报学校“学分管理委员会”
⑵最终认定:学校“学分管理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
⑶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⑷记录:认定的学分分别记入学校学籍管理档案(纸质和电子)、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四)学生学习报告单的实施
1.学校暂使用常州市教育局统一印制的《常州市高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
2.记录册由班主任负责填写,每学期期末集中填写。
3.每次填写前由教务处就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作出详细的填写说明,以指导班主任真实、客观地填写。
4.记录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栏的填写须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后进行。
三.学生素养评价的程序及办法
学生素养评价由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
1.自我评价: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每学期结束时,由学生进行反思写出自评报告一份。报告应涵盖思想品德、文化学习、身体心理、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成长情况。
2.同伴评价:一个行政(教学)班划分为4-8个学习小组,每6-10人。小组成员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对学习伙伴进行评价,评价应本着发现、挖掘被评价学生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这一宗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正面诱导功能。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优秀,B-良好,C-较好,D-仍须努力。
其中A级不得超过参评学生所在年级总数的40%,BC分别不得超过30%,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个别日常表现特差的学生定为D,但一定要慎重,且能做出清楚明白的解释。
3.师长评价:每个行政班成立由班主任、2名科任教师、1名学生代表、1名家长代表组成5人评价小组并向学生公示。针对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最后确定学生素养评价的等级并对学生进行定性描述(评语),描述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及潜能,填写有关表格。
4.公示:学生素养等级应在行政班内公布。学生有权提出不同意见,并可向年级管理部提出申诉。年级管理部应做好协调与协商工作。
5.学生素养的评定高一、高二、高三每学年进行一次。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与机制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五级管理制
1.科任教师与备课组管理:科任教师的职责是上课考勤、作业考勤、表现突出学生的记录、参加各班5人评价小组的活动等。备课组的职责是:试题编制与批改、确定模块学分并上报教务处。
2.班级管理: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自评、互评及教师、家长、学生代表5人小组的评定,并根据自评、互评、师评及教师3人代表的评定,最后确定学生素养等级并写出评语。
3.年级管理:年级组长负责各班5人评价小组中2名科任教师的调配、学生素养评价等级的公示、反馈及平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每年送教务处存档。
4.学科委员会管理:学科委员会各委员负责本学科模块终结性测试试题的审核。各学科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本方案实施细则。
5.学校负责对上述四级管理人员的指导、监督;负责模块学分认定的审核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保存。
以上方案若与省、市方案有不协调处,参照省、市方案执行。
附录1: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构表
附录2: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附录3:学生修习学分一览表
 
 
附录1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构表

学科类
(2分或0)
模块终结性
测试成绩
成绩在全年级排名≥
95%~97%内或原始分
60分(百分制)
符合左边三个必要条件者给2学分
过程性评价
出勤>3015)学时
作业>23
小测验成绩仅作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0≤获得学分≤15
社区服务
0≤获得学分≤2
社会实践
0≤获得学分≤6
学业水平测试
英语口试、信息技术由省组织测试
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参加由市或省组织的纸笔测试
通用技术、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由校制定测试方案
测试成绩转化为等级制,英语口试、语文口头表达能力分四个等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学生素养评价
等级
A(优秀)
40
依据成长记录袋、自评报告
B(良好)
30
67名同伴评价
C(合格)
30
班主任、科任教师3
D(仍须努力)
视具体情况而定
小组评价、公示、个别调整
评语
   给学生一个综合性的评语,其中包括等级评价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
 
附录2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维度
要素
评价内容
素质等级
A
B
C
D
道德品质
20分)
热爱祖国
热爱集体
认真参加升旗仪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文明礼貌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穿着规范。
 
 
 
 
诚实守信
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言而有信。
 
 
 
 
遵纪守法
遵守公德;遵守校纪、校规;不参与赌博、迷信等违法活动。
 
 
 
 
公民素养
15分)
社会责任
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各种慈善捐款表现。
 
 
 
 
公民意识
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的情况,有法律意识,有公德意识,有环境意识。
 
 
 
 
国家观念
国旗、国歌、国徽的知识及情感。
 
 
 
 
学习能力
20分)
知识结构
各学科学习情况,选修情况,参加考试、测验的情况。
 
 
 
 
学习方法能力
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形成情况,善于思考,合作学习表现,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习惯
求知欲及兴趣表现,自主学习情况。
 
 
 
 
能力技能
联系社会、生活、学习实际提出问题情况,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表现。
 
 
 
 
活动次量
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方案所涉及的领域的专题数量,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或公益活动的次量。
 
 
 
 
成果表现
已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的数量,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表现情况。
 
 
 
 
交流合作
15分)
演讲口才
准确、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掌握演说的技巧、技能。
 
 
 
 
理解宽容
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念和处境,有劝说和开导他人的能力,肯谅解他人错误的胸襟,能自觉地约束自己对他人不利的行为。
 
 
 
 
沟通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能把自己的思想讲给他人听,并能努力说服他人。
 
 
 
 
运动健康
15分)
体质健康标准
体质健康标准是否合格,体育课成绩、参加体育活动态度和健康习惯情况。
 
 
 
 
体能素质标准
体能素质标准是否符合要求,速度、力量、耐力情况,在各种体育竞赛及活动中的特长及表现情况。
 
 
 
 
心理健康水平
反映心理健康的情况。
 
 
 
 
审美与表现
15分)
审美情趣
审美表现,艺术感受力表达,情感表现与特长。
 
 
 
 
艺术表现能力
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情况,能用某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
 
 
 
 
艺术水平
掌握艺术表达方式和方法,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表现情况。
 
 
 
 
附录3                学生修习学分一览表
班级                 姓名                   学籍号               

学习领域
科目
修习的必修模块代码
所获得的必修学分
修习的选修Ⅰ模块代码
所获得的选修Ⅰ学分
修习的选修Ⅱ模块代码
所获得的选修Ⅱ学分
学分
合计
语言与文学
语文
 
 
 
 
 
 
 
外语
 
 
 
 
 
数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
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学分合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427731848@qq.com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9号